• <strong id="bqmyh"></strong>

        1.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法治宣傳

          法治宣傳

          新時代做好國家監察實踐創新的幾點思考

          發布時間:2021-11-04  所屬欄目:法治宣傳  點擊次數:1942  返回上頁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稕Q定》提出要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黨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探索實踐。監督是防止權力腐化的最有效的力量。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依據我國國情,為完善國家監察體制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和探索。從國家治理層面思考,通過監察組織、制度、體系的一系列改革創新,可以有效推動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的轉化。

          以監督主體的確定性推動國家監察領導體制的自我完善

          監察主體的確定問題即監察領導體制的發展問題??傮w來看,監察主體的演變可以劃分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改革開放之后和新時代三個歷史階段,呈現出從合力發展到獨立化發展的巨大轉變。新中國成立初期依附發展的監察主體。1949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明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在政治局的領導下工作。由此,中國共產黨黨內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和政府行政系統的監察委員會同時存在,兩者分別承擔黨的紀律檢查和政府行政監察的職能。

          改革開放之后,伴隨黨政分開的政治體制改革,國家監察制度的框架逐漸形成。這一時期監察主體保留了紀檢和監察的融合。

          新時代獨立發展的監察主體。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推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發展。

          國家治理的發展體現在制度層面的完善和實踐層面的規范。監察主體的獨立化發展是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的客觀要求。通過獨立化的監察主體,有效保障了國家政策、決策部署的執行力。

          以監察制度的結構性強化監察機構建制的功能性

          國家治理具有復雜性、長期性、全局性的特點,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要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就要堅持功能最適當原則實現系統各要素功能的最優化和性能的最大化。國家監察主要通過更新改革路徑設計和堅持黨的領導推動了結構的強化。用“程序思維”推動“依法治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推動黨的領導實現了從“結果領導”向“全過程領導”的轉變。黨的領導集中表現在黨通過制度規范、組織程序、工作機制等實現對國家監察機關的領導,推動國家監察機關更好地融入國家治理體系,促進了國家權力結構和權力關系的變化,形成了反腐敗工作的新格局。

          新時代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紀檢監察機構在紀檢監察機構履行紀檢監察職責的同時,把監督挺在前面,著力構建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查監督、派駐監督全覆蓋的監督格局,充分發揮政治監督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充分發揮派駐機構作為黨的政治機構、派駐監督作為政治監督的職能定位。通過黨管干部的原則,強化了對國家權力體系中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人事監督權,強化了紀檢監察干部的程序意識、紀法思維,不斷強化自我監督,增強監督的效能。執紀和執法的融合,實現了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無縫銜接,強化了對權力運行的制約,更有利于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以監察范圍的高覆蓋率提升監察體制運行的實效性

          腐敗的本質是權力濫用、以權謀私。反腐敗必須強化監督、管住權力。監督效果是監督制度的直接表征。只有不斷做實監督全覆蓋、增強監督有效性,才能以有力有效的監督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臺,監察作用實現從末端懲治到前端預防的轉變。監察委員會把所有行使公權力的人全部納入監督范圍,實現了無死角全覆蓋的監督,解決了過去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不同步、部分行使公權力人員處于監督之外的問題。它以法律為標尺調查職務違法行為,做到了將監督的關口前移,加強了日常管理監督,改變了過去的事后監督,更好地體現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

          國家監察從對人的監督和事前監督兩方面,推動了監督由末端懲治向前端預防轉變。監察監督不僅要對公職人員進行監察全覆蓋,而且對公權力行使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也應該監督全覆蓋。與此同時,強調對人監察而非對事監督,是建立在對反腐形勢作出科學判斷的基礎之上的,彰顯出我國當下反腐敗的重點是用權的人而非權力本身,大力推動“有形覆蓋”走向“有效覆蓋”。監察全覆蓋不僅表現在監察面橫向的拓寬,還表現為縱向的深入。紀檢監察派駐機構是紀委監委監督工作的延伸,實現了黨和國家監督的有效融合,保障了派駐的權威性和進駐的直觀性。派駐機構既要按照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又要依據憲法和監察法履行監督調查處置的權力;既要全面了解不同的監督對象,采取不同的監督方式方法,又要突出重點,牽緊“牛鼻子”,確保黨政機關一把手“領頭雁”作用的發揮。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察道路的創制之舉。國家監察是對公權力最直接最有效的監督。面對新的發展形勢,我們要堅持把增強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有效性作為著力點,將監督之網越織越密,不斷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機制、方式方法的創新發展,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2. <strong id="bqmyh"></strong>